
{{ item.time }}

新城社区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里,居民围坐在新添置的凉亭里畅谈;李家台社区“爱心食堂”飘出阵阵饭香,老人端着餐盘笑意盈盈;中坝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上,人大代表正与村民核对饮水工程进度……春日的汉阴县城关镇,处处涌动着为民服务的暖流。一幕幕的生动场景,是该镇人大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理念的缩影,也是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实际行动书写为民服务的民生答卷。
“过去我家门前的污水管道三天两堵,人大代表来走访后,不到两个月就解决了这个‘老大难’。”家住五一村三组的刘大爷指着新铺设的管网感慨,现在遇到闹心事向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很快就能得到答复。
为办好群众关切的民生事,该镇人大通过人大代表联络站收集道路硬化、饮水安全、养老服务等民生诉求23条,形成“需求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三本台账。为确保项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镇人大创新“三审三议”流程,群众初审需求可行性、代表合议项目优先级、党委审议资金匹配度,并将群众呼声最高的10个项目纳入年度民生实事票决清单,以“挂图作战”形式在政务公示栏向全镇公示。
推动民生实事过程中,对人大代表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镇人大主席团认真落实走访调研、归纳梳理和分析研判,按照一事一策推动民生实事落地,对本镇能办理的,制定方案推动办理,对本镇力所不及的事项,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逐步得到落实。
针对群众关注的“一老一小”问题,镇人大打出监督“组合拳”,推动建成3个社区“爱心食堂”,创新“老年营养餐+配送服务”模式,惠及辖区2800余名老人;督促新城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爱心妈妈服务驿站”,常态化开展留守儿童关心关爱服务;指导凤台社区“老年大学”开设“银发力量”志愿服务项目。
中坝村供水工程是1.2万余名群众翘首以盼的民生项目,在推动项目建设过程中,人大代表张代权每周都会带着“监督清单”核查施工进度。
中坝村供水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开工以来,按照城关镇党委、政府‘保质量、早投用、惠民生’的要求,项目部加班加点,加大机械和人力投入,现已完成办公楼主体框架和仓库框架混凝土浇筑。目前,所有的施工小组都在抢工期,我们争取4月初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以前提建议总怕石沉大海,现在每个环节都能看到进展。”月河村五组村民李女士反映本村民小组部分路灯年久失修,晚上下班回家走在路上很不安全,问题反映后,人大代表朱朝保迅速向村委会提出整改意见,在镇人大督办下,经过村“两委”落实整改,3天时间完成18盏路灯的安装,群众对人大推动民生实事的办事效率纷纷点赞。
办好民生实事,切实让群众幸福成果可感受、能持续。在中堰村人大代表联络站,村民罗婷指着墙上的中堰村现代农业产业园设计图兴奋不已。这个集民宿、智慧大棚、特色林果产业、健身步道、开心垂钓、休闲书吧于一体的农文商旅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正是吸纳了13位村民代表的“金点子”:镇人大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将20万元以下的小型工程交由群众商议决定。目前,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在深化基层治理中,该镇人大探索出“代表+”协同模式。中堰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代表+乡贤”组建乡村振兴智囊团,引进荷虾共养、七彩圣女果等特色产业;三元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代表+志愿者”成立8支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助残帮困、环境整治等活动160余次;中坝村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代表+法律顾问”推动人民调解,累计化解土地纠纷、邻里矛盾28起。行走在城关镇,处处可见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曾经的“脏乱差”河道变身生态休闲步道,高价彩礼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孝义善举新风在村组院落徐徐展开。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