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tem.time }}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通过建机制、强服务、优流程、重协同,构建了全链条信用监管模式,推动信用修复从“被动申请”向“主动服务”转变,助力失信企业重返发展“快车道”。
制度先行,筑牢信用修复“硬支撑”。出台《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优化信用修复服务助力信用提升行动的通知》等5项信用修复专项制度,建立行政处罚决定与信用修复告知“两书同送”机制,实现监管闭环。联合鄂尔多斯市发展改革委、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推行“一次申请、同步修复”模式,破解多头修复难题。指导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规范做好非经营主体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工作和较低数额罚款行政处罚信息停止公示工作,帮助失信主体通过发展改革委“信用中国”平台信用修复。2025年以来,累计移出异常企业916户、严重违法失信企业1288户。
服务升级,跑出信用修复“加速度”。创新“三维”宣传模式,通过定向推送网上信用修复指南手册、信用修复“进园区、进企业”专题服务活动、媒体访谈提升政策知晓率。开展“线上+线下”双通道提醒服务,线上,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筛选出届满最短公示期的企业,通过移动云MAS业务平台精准发送信用修复提醒短信62条,指导7家企业快速完成修复。线下,推行“两书同送”机制,累计送达修复告知书2513份,完成行政处罚信息修复184条。
流程再造,实现修复办理“零跑腿”。推进信用修复“材料瘦身”。制定优化信用修复流程清单,优化办事流程,精简部分要件材料,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精简证明材料40%,提前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和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提前停止公示行政处罚信息等精简证明材料33%。推动信用修复“时限压缩”。对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提交修复申请材料齐全,符合规定的当日办结,实现“极速办理”。实现“申请-审核-修复”全程网办,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修复。
刚柔并济,释放信用监管“新效能”。实施“刚性惩戒”。依法依规将失信经营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并将列入信息推送给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实施限制性措施,并纳入重点监管范围,确保把惩戒措施落到实处。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12户,公示行政处罚信息46724条、经营异常名录信息127323条,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息2440条。推行“柔性修复”。开展“信用修复服务年”活动,通过承诺容缺、承诺免查,案例指导、服务帮扶等方式帮助失信主体重塑信用。共发布4期“信用修复助企服务”典型案例,帮助企业成功获批银行贷款、提速项目落地、重获评良资格,护航企业顺利招投标等,解决了企业经营中的实际困难。
打印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