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制度筑基+监管增效+文化引领”赋能政务公信力建设

发布时间:2025-07-02  来源:莆田市发展改革委  浏览次数:40

在妈祖故里这片信用沃土上,福建省莆田市以“立信如垒土、监管似明镜、文化若春风”的创新实践,构建起政务诚信建设的立体生态。通过制度筑基强根本、监管增效提质效、文化引领树新风,打造出具有莆阳特色的政务诚信建设新范式,为优化营商环境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制度筑基,构建政务诚信“金字招牌”

顶层擘画,绘就诚信建设“战略书”。出台《莆田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顶层设计层面,为政务诚信建设明确了清晰的目标与具体实施路径。制定《2024-2025年莆田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行动计划》,梳理市直部门和县区政府工作任务,提出减少政府及国有企业失信,清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企业账款。在制度文件引领下,各部门协同合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政务诚信工作,确保各项举措落地生根。

数据赋能,打造信用信息“全景图”。构建严密高效的“即采集、日监测、周反馈、月通报、季评估”政务公开机制,信用信息得以迅速归集并及时公示。目前,已发布26958条信用新闻动态,开辟27个专栏,广泛归集47家市直单位的471类数据,数据总量达1.9亿条,覆盖市场主体与自然人数据,极大提升了政府的透明度,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信任。

府院协同,织密失信治理“防护网”。建立“定期会商+专项攻坚”府院联动机制,行政机关与法院系统组建联合工作组,建立涉政务失信案件"三优先"处置流程(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结案),成功化解历史遗留政务失信案件;针对性解决涉企合同纠纷,清理政府部门拖欠企业账款,推动潜在失信风险化解在诉讼前端。

监管增效,打造诚信履职“莆田样板”

承诺即办,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在不动产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等87个关键审批事项中,莆田市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建设承诺专栏,归集了684519份承诺书。以企业开办为例,通过承诺制,企业能快速办理相关手续,大大缩短开办时间,不仅显著提升了审批效率,还促使市场主体更加注重自身诚信建设,强化了诚信自律意识。

严格监管,把好公共交易“质量关”。创新构建“诚信+招投标”模式,将信用信息深度融入招投标监管体系。在招投标过程中,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严格审查,坚决限制信用不良企业参与,有效规范招投标市场,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进行,保障了各方合法权益。

全程管控,筑牢项目履约“防火墙”。对于政府投资项目、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莆田市实施全流程信用管理。从项目前期的信用审查,到实施过程中的动态评价,再到项目结束后的信用记录与评价,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对施工单位的信用状况进行全程跟踪,依据履约情况实施奖惩,有效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提高了政府投资效益。

文化引领,激活诚信建设“源头活水”

多项考核,构建失信治理“新格局”。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创新推出“诚信系统+党员干部奖惩”制度,将政务诚信与党员干部考核紧密相连。对失信行为秉持“零容忍”态度,有力倒逼干部规范自身行为。同时,完善与法院、银行、执法机关等多部门的联合惩戒机制,形成对失信被执行人的强大威慑力。

多维评价,树立诚信考核“风向标”。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务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政策执行、政务公开等多个重要维度。定期对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进行全面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干部任用挂钩。每年对市直单位的政务诚信综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通过激励先进、督促整改,推动整体政务诚信水平持续提升。

多种宣传,奏响诚信文化“协奏曲”。打造"三个一"宣传矩阵,即:一基地:高校征信教育基地;一节日:"诚信莆商"宣传月;一平台:"信用莆田"新媒体,创新"诚信微课堂""信用故事汇"等载体。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诚信与人生》选修课成为"爆款课程","百佳诚信企业"评选引发"蝴蝶效应",诚信正成为莆田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信用服务客服

智能机器人客服,24小时为您服务

{{ item.time }}

{{ item.value }}
常见问题
信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