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tem.time }}

旬阳撤县设市之后,新一届领导班子乘“市”而为,谋“市”而动,用好改革关键招,开启强市新征程,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下,旬阳市域经济V型反转,成为陕南首个进入全省践行新发展理念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在全省持续深入营商环境改革中,旬阳因“市”而变,针对旬阳市发展实际,创新提出“旬速办”,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做优做靓“营商环境最旬阳”新名片。立足营商环境问题导向,打通堵点、破除痛点、解决难点,提升“办事不用求人”成色,夯实“办事依法依规”底板,擦亮“办事便捷高效”招牌,增强“办事暖心舒心”感受。用最优的营商环境推动旬阳高质量发展、助力旬阳全面崛起。
“旬速办”催生高效率:办事零门槛
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扭住社会“热点”,抓住治理“重点”,找准群众“痛点”,去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过去群众办理审批手续需要到多个部门、多个窗口递交资料,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旬阳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以来,已划转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事项324项,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流程深度精简再造,较以前办理环节压减50%、申报材料精简40%、办理时限缩减60%,审批改革日趋标准化、规范化、集成化、法制化。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4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第一批梳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35项,推进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压缩79.14%,“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9.09%,即办事项占比50.11%,网上可办率96.15%,赢得了群众点赞。
“旬速办”启动以来,推行“一厅办”“网上办”“就近办”“公开办”“一次办”,按照“一个窗口”解难题、“一号通办”管服务、“一个通道”提效能的要求,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便民服务。创新设立“疑难事带您办窗口”,科级干部轮流到窗口坐班,现场看、跟踪问、亲自办,解决各类难办事,开通政务服务热线一号通,统一政务服务事项咨询、建议、预约、投诉、举报入口,实现“一号对外、集中受理,分类转接、及时响应”,畅通群众咨询业务办理渠道。
为了给企业松绑,实现办事零门槛,旬阳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简化市场主体注册登记,指导企业开办使用全程电子化进行登记注册,优化登记流程、提供帮办代办服务、跨省通办,主动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上门服务,持续优化企业开办服务和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切实落实“承诺制、双告知”义务,对于非前置审批事项一律“零门槛”准入,实现“常办事网上办”服务模式。通过全过程电子化网上交易、远程不见面开标,为企业节约成本,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效能。以“民生无小事,点滴暖人心”为服务宗旨,把服务群众、方便企业的每一件事做实、做细、做好,开通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规范工单受理、转办、承办、督办、审核、反馈、通报、归档等步骤的“闭环”运转模式,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及时解决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的问题。2021年,旬阳政务服务平台共转办12345热线工单6166件,其中群众、企业来电来信5721件,省级下派140件、市长信箱工单224件、政务服务网16件、微信65件,按期办结率为100%,无超期工单,群众满意度100%。
“旬速办”转变新态度:服务零距离
旬阳市新一届领导班子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认识到项目是载体,是硬支撑,是拉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只有抓住了项目,才是抓住了关键,才能加快发展、全面提升竞争力。因此在营商环境建设中倡导人人都是‘店小二’,个个都是‘服务生’的理念,成立了重点项目工作专班,团队作战帮助企业在开工、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各方面解除困难。积极强化要素保障,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针对招商引资、重大民生工程、重点企业,确定工作专班,明确主抓部门、具体责任人,采取“申请一次交、踏勘一次跑、证件一次办”的联合审批服务方式,做好从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到运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各专班工作汇报,调度项目进展,统筹解决困难问题。项目签约后,即启动前期审批服务程序,指导开工手续办理,达到取得土地使用证即可获批施工许可。项目开工后,即启动项目服务跟进机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同步办理项目竣工各项手续。
同时在征地拆迁、过程审批、手续办理、资金短缺、工程管理等环持续推行重点项目“六个一”包抓机制和专班负责制,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前排解可能出现的问题,逐项目明确任务单、时间表、路线图,市级包抓领导一线指挥、现场办公,雷厉风行、快速研究解决影响工程实施的矛盾问题,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力促项目以最快速度建成。
旬阳市坚持“围着项目干、跟着企业转”,“三位一体”包帮服务企业,一企一策解决问题。出台项目落地保障九条措施、推动高质量发展九条措施,全面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运行,项目申请材料、审批时间大幅压缩。企业用水、用气、用电报装环节不断压缩,便捷度不断提升。
筑巢引凤凤自来,旬阳市大力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全力营造尊重企业家、激励企业家、保护企业家、服务企业家、关爱企业家、培养企业家浓厚氛围,发展归雁经济,加强科技型人才招引和重大项目育才,出台返乡创业优惠政策,推动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全年签约19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297亿元,为旬阳市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旬速办”倒逼新转变:治理零容忍
2022年元旦刚过,汉江河畔,旬阳市城关镇就打响了项目建设“发令枪”,总计划投资5.2亿余元的6个重点项目率先集中开工。为了实现项目为王的“城关担当”,城关镇在营造项目建设的外部环境上狠下功夫,健全重大项目专班运作机制,实行专题研究、专班推动、专责落实“三专运行机制”,坚持项目工地就是阵地、现场就是考场、进度就是尺度,各工作专班坚持一线办公、一线协调、一线督促,实行主要领导、业务领导、纪委“三线督导”机制加大统筹协调和督查督办力度,定期开展重点项目观摩评比,坚持以高水平服务项目保障项目高质量发展。助客商变“风投”为“产投”,让招商变“待凤”为“迎凤”。
好的营商环境必须建立机制,旬阳市通过治吏转作风,治事提效率,治理正风气,破解影响营商环境的“拖、推、绕”问题和“乱、难、堵”问题,确保外部环境良好,为发展赢得先机。
旬阳市纪委监委印发出台《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十项措施》,以纪检监察“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通过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当好“指导员”,拓宽诉求举报渠道,当好“协调员”,严查严处“十种情形”,当好“战斗员”,严督限期办理时限,当好“执行员”,监督项目政策落实,当好“护航员”,纳入评优负面清单,当好“评判员”,强化警示教育震慑,当好“宣传员”,精准运用“容错纠错”,当好“督导员”,规范查办涉企案件,当好“保卫员”,积极做好廉洁评价,当好“公正员”。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旬阳”政务服务品牌,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旬阳市政法委牵头出台《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工作方案》,主要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为全市各类市场主体、项目建设创造安全的治安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和公正的法治环境,保驾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助推旬阳全面崛起。
旬阳市政府办印发旬阳市贯彻落实《安康市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优化营商环境三位一体协同推进。对接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着眼企业全生命周期,持续完善政策措施,增强改革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努力营造服务有温度、市场有活力、发展有特色的营商环境。
全市上下开始一场变革,从“抓项目”到“造环境”转变,从“要你来”到“你要来”转变,从“父母官”到“店小二”转变。咬定目标、持久用功,以自我革命的勇气,破除利益藩篱,以优化营商环境为重要突破口,用制度供给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切实增强发展动力,让更多企业走进来放心、建起来省心、活下来安心、干起来顺心、见效快开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一次次高效便捷的办事、一次次优质到位的服务、一次次及时有力的帮助,对市场主体来说,真切感受胜过千言万语。在好的营商环境支持下,2021年实现生产总值200.74亿元,同比增长7.7%;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5亿元,工业投资增长8.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1.6亿元,同比增长14.6%;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9.8亿元,各类贷款余额115.6亿元,存贷比为52.6%。主要经济指标止滑回升,经济形势稳中向好。
安康:一面锦旗背后的“劳动之光”:公交司机用拾金不昧点亮城市文明
发布时间:2025/05/06石泉:推进“双公示”专项提升攻坚行动,助力全县信用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5/04/24文章搜索